投資權證 也要努力通過試用期

  • 2018/04/13
大部分的公司都會給新進人員一個試用期,用一段時間來看看員工是否符合公司的期待,也看看這家公司的文化是否讓員工滿意,那麼投資權證是否也有試用期?

依據主管機關統計,2018年3月,權證市場老手戶數約15,750戶,而2017年3月為29,465戶,也就是說這將近3萬戶的老手投資人,一年來持續有在投資權證的銳減至15,750戶;而新手2017年3月為4,130戶,到了今年三月,持續有在交易權證的更只剩968戶。而就交易金額來說,這些老手更包辦了市場六成以上的成交金額。

也就是說,這一年來有將近八成的「權證新鮮戶」被淘汰,但近年權證交易金額卻逐漸攀升,究竟是權證對新手不友善,還是老手錢多不怕賠?

我們接過許多來自權證新手的客服電話,發現多數人有一些共通的問題:
1. 把權證當股票,買賣習慣與交易認知皆用股票的方式去理解。
2. 資訊來源較為片段,多從網路論壇得來,相較於券商的教育訓練與解說,更依賴網路上的意見領袖,對券商的造市規則有先入為主的認知。
3. 知識完備,但沒有遵守投資權證該有的紀律。

舉例來說,有些人雖然買的是權證,卻忽略權證的價格是跟著股票連動,而且不一定分分秒秒皆有成交;因此判斷權證漲跌幅度的辦法仍是用前一天的收盤價為基準,直覺的用現股今天的漲幅,乘以想像中的槓桿倍數,質疑權證沒有漲到位。

既然認為權證漲幅是否到位,要以現股漲幅為計算標準,那麼權證的價格是否正確,也應該用現股的價格為依歸去試算,這樣邏輯才一致。

另外常見的誤會,就是混淆交易對象,認為權證跟股票一樣,只要最佳五檔有出現報價,一律快點成交,這樣急切的下單就容易買到不是券商的掛單。

這個邏輯又怪怪,知道權證是券商發行造市,卻沒有先確認是不是券商賣出來的,就像明知道魯肉飯是在賣魯肉飯的店裡販售,卻在牛肉麵店買一碗很貴的滷肉飯,卻回去跟滷肉飯老闆嫌買太貴。

如果新手具備完善的產品知識,最常提早畢業的原因多為不會選標的以及進場時機、沒有適時執行停損,或是個性和權證不適合,因了解而分開;但反過來說,這樣的經歷卻能夠為往後的投資之路帶來幫助與啟發。

權證投資需要累積經驗,建立基本功,人人都想瞬間暴富,但大多數人都很難達到這目標;就像在試用期間,很少人可以馬上領到鉅額獎金一樣。先建立基本功,好好了解商品,研究標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與獲利模式,成為市場老手常勝軍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