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觀察權證的流動性?
- 2012/07/18
上一週的專欄中,我們介紹過由證券交易所、櫃檯買賣中心和券商公會三個單位所共同製作的「權證資訊揭露平台」(http://warrants.sfi.org.tw/),可提供投資人查詢權證資訊,以利在不同券商發行的權證間進行比較。由於是官方提供的平台和數據與資訊,對投資人來說可能更具有公信力。
這個網站會在每日收盤後,揭露當天各檔權證的基本資料、隱含波動度資訊、流動性資訊及收盤波動率。其中最重要得當屬「隱含波動率」與「流動性資訊」,因為這兩項和投資人的投資損益最直接相關。上次我們已經介紹過隱波的部分,這次就來談談流動性的部分。
權證的流動性在揭露平台網站上所提供的觀察指標有三項,交易所和櫃賣中心皆會在盤中隨機抽樣券商的報價資料,計算出平均值,我們分別詳細說明一下。
(1) 買賣價差檔數:平台上所提供的數據,是當天盤中隨機抽樣券商掛單的最佳一檔買價與賣價的價差檔數,在收盤後公布其平均值。
對投資人而言,因為平台並沒有提供盤中即時的買價和賣價,只提供收盤後計算出來的平均值,投資人還是要從券商的權證平台上找即時的委買委賣價格,所以您在盤中所看到的買賣價差檔數,有可能和揭露平台上的平均數據並不相同。
因此,在實際使用上,這個數值真正提供您參考的意義是:「根據前一天盤中券商對這檔權證造市的情況,買賣價差平均是差了幾檔。」如果價差檔數愈小,且券商造市有一定穩定性的話(也就是價差不會忽大、忽小的話),則該檔權證之平均買賣成本可能相對較低。
然而在實際交易時,您應要注意的是即時的檔數差距,什麼意思呢?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
《圖一》
A權證 |
B權證 |
|||
委買價/量 |
委賣價/量 |
委買價/量 |
委賣價/量 |
|
1.18 / 289 |
1.19 / 319 |
1.12 / 99 |
1.15 / 199 |
|
1.17 / 299 |
1.20 / 319 |
1.11 / 99 |
1.16 / 199 |
|
1.16 / 299 |
1.21 / 319 |
1.10 / 99 |
1.17 / 199 |
|
1.15 / 299 |
1.22 / 319 |
1.09 / 99 |
1.18 / 219 |
|
1.14 / 319 |
- / - |
1.08 / 30 |
1.19 / 199 |
如圖1所示,假設A、B兩檔權證,都是連結同一支標的股,A權證的最佳一檔買價1.18元與賣價1.19元,價差只差了一檔,相差0.01元。而圖2中B權證的最佳一檔買價1.12元和賣價1.15元,則是差了三檔,相差0.03元。
如果今天分別以最佳一檔的賣價買進A權證(1.19元)、B權證(1.15元)之後,股價都沒動,權證的報價也都沒有變動。隔天賣出,A權證可以用1.18元賣出,一張權證賠了10元;但B權證卻只能用1.12元賣出,一張立刻賠了30元,而且還沒計算交易稅與手續費,這些都是權證一買一賣之間的交易成本。
因此,買賣價差檔數較小,交易成本相對較低,對投資人而言是比較有利的。
(2) 買賣價差比:這個數值的算法是盤中隨機抽樣多筆券商報價,用 (最佳一檔買賣價差÷賣出價格) 所算出的比例,再取平均值。
對投資人而言,實際的意義是告訴你:「買賣價差交易成本」占你所投入的「投資本金」的比例。當然,比例愈小,交易成本愈低,對投資人來說愈有利。
《圖二》
C權證 |
D權證 |
|||
委買價/量 |
委賣價/量 |
委買價/量 |
委賣價/量 |
|
0.14 / 289 |
0.17 / 319 |
2.12 / 99 |
2.22 / 199 |
|
0.13 / 299 |
0.18 / 319 |
2.11 / 99 |
2.23 / 199 |
|
0.12 / 299 |
0.19 / 319 |
2.10 / 99 |
2.24 / 199 |
|
0.11 / 299 |
0.20 / 319 |
2.09 / 99 |
2.25 / 219 |
|
0.10 / 319 |
- / - |
2.08 / 30 |
2.26 / 199 |
這邊我們也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圖2中C、D兩權證也是連結同一支標的股,乍看之下,C權證的買賣價差差了0.03(=0.17-0.14),D權證則是差了0.1(=2.22-2.12)檔,按照(1)說過的,似乎是D權證的買賣交易成本較高? 其實不然。因為如果實際計算買賣價差所占投資金額的比例,你會發現:C權證的買賣價差比是:0.03÷0.17=17.64%,而D權證的買賣價差比則是0.1÷2.22=4.5%。其實D權證的交易成本才是比較低的。
所以如果光看價差檔數,憑感覺來判斷買賣交易成本的高低,有可能會因此而上當,尤其是當兩檔權證的執行比例和價格不同時,這個時候買賣價差比會是比較好的參考指標。
(3) 委託買賣量:這裡所提供的,也是券商報價中,最佳一檔委買與委賣的平均掛單數量。
這一項就非常容易理解,券商報價的平均掛單量愈多,投資人要買賣進出就愈方便,流動性愈佳。
再以圖1中的A、B兩檔權證為例。如果你兩檔權證各買了200張,A權證委買掛單量有289張,要賣回去給券商的時候可以一次賣完,但B權證因為委賣的掛單只有99張,變成你要賣就得分兩次以上來賣,進出就比較不方便,。
一般而言,收盤前5分鐘最後一盤的時候,券商都會將委買委賣的掛單量縮小,降低最後一盤權證突然大量而造成股票避險不及,因此收盤後看一般的報價系統,往往看不出券商盤中的掛單量是多少,這個時候,揭露平台所提供的掛單量平均值,就是非常好的參考依據。
總而言之,以揭露平台所提供的三項流動性指標而言:「買賣價差檔數」及「買賣價差比」愈小,代表投資此檔權證的成本愈低,因此行情判斷正確時,獲利也愈高。而「委託買賣量」的掛單量多,表示進出容易,不會買的到賣不掉。
千萬記得同時參考揭露平台上所提供的委買隱含波動率是否維持穩定,如果券商的委買隱波調降太多,可能就會影響您的獲利了。因此慎選優良券商所發行的權證,仍是相當重要的,過去您很難觀察券商的造市,現在有了權證資訊揭露平台,就可以好好利用了!